運動彩券玩法足球
-「高齡」35歲、連三季投不滿100局,遊騎兵隊五年185億簽JacobdeGrom值得嗎?-
台灣職棒比分
。即時熱搜[Yuri,盤後美股雷達],這休賽季的MLB自由市場,既可以說熱,卻也能說還沒很熱 — 我們已經看見「中產階級」陸續簽約,如Tyler Anderson、Zach Eflin這類資深中段先發,都分別抱回三年近40M合約;或是欠缺防守價值、但靠著穩定攻擊能力,在市場佔一席之地的兩名一壘手Jose Abreu、Anthony Rizzo,也先後簽下年薪近20M複數年約;牛棚市場熱得更早,同樣分了好幾杯羹,即便不提頂級終結者Edwin Diaz破億肥約,Robert Surez、Rafael Montero、Nick Martinez幾位中繼投手,亦分別領走三年以上、總額數千萬的合約。但直到今天 — 距離FA開市已超過一個月 — 我們才見到Diaz之後,首筆大牌球星簽下的破億合約。一方面,Jacob deGrom加盟遊騎兵隊,似乎不該是讓人震驚的消息,畢竟開市後沒多久,便有明確資訊指出雙方互有濃厚興趣。也很顯然,遊騎兵渴望補強、尤其想買投手。上個休賽季,他們才端出10年325M、7年175M兩張肥約,重金買下明星二游Corey Seager、Marcus Semien;然後再以四年56M簽先發投手Jon Gray。相較之下,Brad Miller兩年10M,以及Kole Calhoun、Garrett Richards、Martin Perez的七位數合約都只算點綴。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這幾筆投資未能挽回德州近年的頹勢。本季之前連五年勝少敗多、2020及2021年勝率甚至未滿四成,在幾筆大補強後,今年仍以68勝94敗收尾。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完美形容遊騎兵眼下之處境。他們無法在Seager、Semien等人年齡正值巔峰,選擇順流而下或躺平。此外,投手不給力也確實是該隊的大問題:這季遊騎兵團隊防禦率4.22、FIP值4.18、投手群勝場貢獻數8.9WAR,分別僅排MLB第22、22、29;先發4.63防禦率、4.42FIP甚至更慘。輪值總計貢獻5.8WAR,竟有5.6勝都源自於Gray和Perez。 圖源:The New York Times 所以,用五年1.85億簽Jacob deGrom,這位當今球界效率最強的投手,對他們而言算是可預期之操盤。但另一方面,若說此樁豪賭,絲毫不讓人驚訝,那也是騙人的。這筆投資之所以很值得討論,有好幾個原因:第一,deGrom明年即將35歲。因此,雖然我們不需要複雜的數據分析,就能認知到,他是眼下全聯盟戰力最高端的投手,近幾年甚至無視年齡增長、越戰越勇,但依舊無法否認巨大的老衰風險。第二,deGrom近年傷痛史頻繁,且更惱人的是,不僅缺席時間長、受傷位置也嚇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上段落,是我今年夏天分析deGrom的高超球技時,連帶提及的重大隱憂。deGrom場上效率驚人,但最近三季,他分別只投68、92、64.1局,雖然2020年是縮水球季。背傷、肩傷、前臂緊繃…幾乎所有能毀掉投手的受傷部位,deGrom都遭遇過。他距離上次TJ手術,也已經時隔13年,誰都不敢篤定那條韌帶,在99英哩直球均速的摧殘下,會不會是下一個未爆彈。因此,遊騎兵打出一番成就的迫切性,在簽他之後大幅上升 — 如果說,把握Seager、Semien巔峰期衝冠軍已經夠迫切,deGrom剩餘的精華期甚至更短。所以我必須承認,
排球賽程
一開始看見這張約,立刻有幾個質疑浮上心頭。deGrom真的適合遊騎兵嗎?上季還贏不到70場的他們,有沒有更好的選擇?deGrom是否值得這價錢?他能否維持目前的高超實力,我們應該如何設定預期?以下,我將從幾個批判的視角出發,
賽事表
並分別嘗試回應各種質疑。
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題一:1億8500萬是一筆大金額。Jacob deGrom值得那麼多嗎?光是這問題就難回答。他的優劣勢都太極端,以致於很難找出合適模板。近五年,deGrom絕對是地表最強投手 — 就算連吃局數一同考量也是如此。自2018年,deGrom總共累積25.6WAR,領先同期間聯盟所有投手。如果只比效率,
少棒比分
就更不用說了:近五年投滿500局的先發中,他的35.5%三振率、30.3%三振率減保送率、誇張的6.90三振保送比、52ERA-、51FIP-、59xFIP,通通輾壓所有投手。他也是唯一防禦率、FIP、xFIP皆低於聯盟平均40%以上的投手。更可怕的是,他不僅沒有因為年齡漸長而顯露疲態,甚至還持續進化。2019年,他投出2.43防禦率、2.67FIP、3.11xFIP、6.9WAR、三振保送比5.8成績,拿下賽揚獎二連霸。他當時的直球均速已來到97.1英哩,比之前五季都還快 — 相較於菜鳥年,甚至已上漲超過兩英哩。然而,deGrom之後的效率還不降反升:自2020年起算,deGrom主投224.1局、每九局可三振14.1人、而且只會保送1.5人,FIP和xFIP低到只剩1.81、1.85。這段期間,他完全是自成一個等級的投手,在投滿200局的先發中,deGrom的37.9%三振率減保送率,遙遙領先榜眼超過一成;FIP、xFIP也是唯一低於2的投手。光看他生涯逐年直球均速、三振率的變化,你根本不會意識到,這是一位即將邁入30歲中段的老將: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今年也因傷只投11場,但他依舊投出變態效率:三振保送比12.8,只比去年13.3遜色一些;2016~2021年間,每一季都上漲的直球均速(94.2、95.9、96.3、97.1、98.7、99.1英哩),本季終於稍微降溫,但仍高達98.9英哩。今年投滿50局的先發中,只有22歲的年輕小伙Hunter Greene,以0.1英哩之差領先deGrom。近兩年合併,deGrom主投26場、吃156.1局,交出1.9防禦率、1.61FIP、1.81xFIP,迅速累積7.1WAR,效率之高令人汗顏。這也顯示,deGrom根本不需要一年投180局,也能帶來驚人產值。 圖源:MLB.com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誠然,對於上次單季投滿百局,已經是四年前往事的deGrom,期望他未來能一年投150局,或許都還算樂觀期望值。另外,他近兩年的效率,實在是高得太誇張,若未來樣本數擴大、以及球技隨著年紀變老而衰退,成績迴歸下修的機率也不小。畢竟deGrom現在對戰打者的效率,已經是頂尖終結者的水平 — 近兩年投滿50局的投手中,deGrom是唯一三振率減保送率超過四成,數據最接近者是Liam Hendriks、Edwin Diaz這類一流的救援投手。差別在於,deGrom是一場能投超過六局的先發。預測他的未來無疑非常困難。球員的健康狀況,本來就是局外人最難預測的部分,而deGrom能在這方面拿出什麼「表現」,又很大程度地影響其價值。我們可先參考預測系統的演算法:根據進階數據網站FanGraphs的預測系統Steamer,其預估deGrom明年可吃下172局、貢獻5.5WAR。考量他近三季傷痛頻繁,這樣的工作量預測或許稍嫌不保守。若我們將預期局數下調至150、並給予相同效率,也許明年4~5WAR是更合適的期待產值。 當然,我們也得預測之後四季,而這又進一步增加衡量難度。一般而言,數據分析通常指出棒球員30歲之後,逐年平均衰退幅度會落在0.5~1WAR左右;但我們這裡就先假設,deGrom的風險可能更大,畢竟他似乎更有機率出現「整季報銷」、動大手術等極端情況。另一方面,我們估算薪資時,暫且採用每貢獻一勝等於9M產值、之後年通膨率5%的假設。因為2020年季前,我曾在本站刊登一篇研究,指出當時MLB球隊願意用每一勝8~9M代價買進1WAR;去年冬天,國外作家Ben Clemens也得到類似結論。5%年通膨率,則是略低於JP Morgan公司給出的利率(interest rate),但放眼長期,美國眼下的高通膨可能逐漸回檔。因此,如果假設deGrom之後會每年衰退1WAR,未來五年他的大致價值如下: 年份 年紀 預測WAR 每一勝價值 預估總價值 實際薪資 2023 35 5.0 9M 45.0M 30M 2024 36 4.0 9.5M 37.8M 40M 2025 37 3.0 9.9M 29.8M 40M 2026 38 2.0 10.4M 20.8M 38M 2027 39 1.0 10.9M 10.9M 37M 總額 — 15.0 9.6M 144.3M 185M 一方面,這樣的計算清楚顯示,為何遊騎兵拿185M簽deGrom,確實頗有風險 — 假設保守一點做預測,例如將deGrom明年的預期WAR壓到5勝以下、或提高預期衰退幅度、甚至進一步猜測,其中一兩年可能毫無貢獻,那麼35歲的deGrom,要用未來五年時間投出185M價值,難度的確不小。上面的模型預測,deGrom未來五年約能投出15WAR、並帶來140~150M之間的價值。也就是說,他只有在幾種情況下,可能投出接近185M的價值:例如,貢獻遠超越15WAR;或者我們低估MLB球隊的豪氣程度,每一勝的真實行情大幅超過10M。
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題二:所以,為什麼遊騎兵願意給這麼多?他們有沒有更好的選擇?雖然上面的模型粗淺、甚至去脈絡化,但多少能反映此投資的風險 — 185M簽一個已經35歲、未來五季不無可能長期缺席一兩季、球技也終究會老衰的投手,似乎不太可能再有獲利空間。不過,考量deGrom現階段的恐怖實力,他的基本盤也很硬:即便參照上述模型算出140~150M,與他實領薪資(五年185M)的差距,也就平均一年七八百萬、等同於FA買中繼投手的年薪,不至於慘虧。何況,若deGrom未來兩年真能滿血回歸、投滿170局甚至更多,預測一年4~5WAR就顯得太低了。另一個關鍵問題是,「遊騎兵有沒有更好的選擇」。事實上,此問題的重要性常被忽略 — 面對風險龐大、金額嚇人的投資,一般人的直覺肯定是質疑,花這麼多錢會不會買貴。為什麼我們這麼擔心球隊花太多錢?絕不是因為擔心MLB老闆會破產、更不是認為老闆應該把錢藏著不花 — 而是擔心這筆錢,也許能買到更優質、性價比更高的替代品;換言之,買下眼前這位球員,機會成本就是另外一個替代品。從這角度來看,縱使deGrom真的不是那麼完美無瑕,但尷尬的是若遊騎兵簽他,市場上不見得就有實力接近、性價比更優的替代選項。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攤開今年FA先發市場,只有四個投手下季預測WAR超過三勝:deGrom(5.5WAR)、Carlos Rodón(4.6WAR)、Justin Verlander(4.2WAR)、Clayton Kershaw(3.2WAR)。尤其在Kershaw回歸道奇後,頂級選項其實不多。Verlander貴為本季賽揚獎得主,而且今年吃下175局,抹去不少傷痛疑慮,但明年也即將40歲。所以,如果給deGrom年薪37M、簽到39歲,風險都已經不容小覷,那麼年薪不會低多少、也要複數年合約、而且上季才動完Tommy John手術的Verlander,也未必那麼完美。相較之下,Rodon還算屬性差異更明顯的選擇。明年才30歲、近兩年主投310.2局、累積超過11WAR、防禦率和FIP都低於2.7,
澳網2022
他的確是很有趣的選項。但Rodon生涯傷痛史也很豐富,並不是什麼健康寶寶:今年178局生涯新高,替他提升不少身價;但過去七年,他沒有一次投滿140局、僅兩度超過130局。而且,近兩年之前的場上成績,也只是聯盟平均等級(99ERA-、99FIP-)投手。何況,他近期的好成績、年紀輕、本季擺脫傷痛…等加分因素,也都會反映在價格上。很難想像能用遠低於185M的價格買下他。
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題三:如果把185M拆分,簽下多名球員填補深度,會不會更好?也或許,
世足運彩pk
遊騎兵不見得非要頂級投手不可。這終究是一支前一季贏不到70場的隊伍,不難看出他們的深度還大有問題。光先發輪值就問題多多:扣除上季投出生涯年的Perez、以及FIP值3.80表現不俗,但因傷只投127.1局的Gray,遊騎兵竟然已經沒有其他投手,貢獻超過1WAR。Dane Dunning防禦率4.46、FIP值4.45,卻已經是三號先發。Cole Ragans、Taylor Hearn、Glenn Otto這幾位即便擺牛棚,都不見得會有出色壓制力的菜鳥,和另一名生涯防禦率7.09的Spencer Howard,今年合計吃下57場先發。也就是說,遊騎兵絕非「深度具備,只缺明星」、距離衝擊冠軍只差臨門一腳的強隊,他們缺的拼圖不只一塊。所以,他們是否非得買球星,的確是個能討論的問題。或許遊騎兵可將185M拆分 — 例如簽兩位中段先發、或是補外野。正好Anderson、Eflin已經簽約,兩人價位也十分接近(都是三年40M左右),我們知道今年中段先發的市場價。假設同時簽下他們、再用剩餘資金,簽Brandon Nimmo這類的外野手,遊騎兵會比較好嗎? Jacob deGrom vs Nimmo/Eflin/Anderson三人組 球員組別1 年薪 / 總額 明年預測WAR 球員組別2 年薪 / 總額 明年預測WAR Jacob deGrom 37M / 185M 5.5 Brandon Nimmo 26M / 104M 4.7 — — — Tyler Anderson 13M / 40M 1.8 — — — Zach Eflin 13M / 40M 1.4 總計 37M / 185M 5.5 總計 52M / 184M 7.9 我們也還不確定Nimmo到底值多少錢,但由於外界普遍預測五年、總額接近億元的合約,這裡先給他四年104M。以明年賽季來說,根據Steamer預測系統,Nimmo、Anderson、Eflin三人加總的預期貢獻,很可能贏過deGrom。雖然Nimmo/Anderson/Eflin三人組,合計年薪應該也會高於deGrom,但若是用平均年薪除以預期貢獻(WAR),兩邊性價比其實差不多。兩組最大差別,可能只是deGrom的貢獻、薪資(分成五年攤),相較於三人組都比較分散,但合約總金額可能差距不大。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這還是回到「追求天花板 vs 壓低風險」的問題。很顯然,比起買deGrom,同時簽Nimmo、Anderson、Eflin較能降低一無所獲的風險。而且如上所示,三人組的合約總額、明年球季的性價比期望值,也不見得比較差。尤其如果我們認為,deGrom很難健康地投出5~6WAR,那其實買兩個中段先發,就有機會填補他的產能。比如說,Anderson、Eflin本季就加總貢獻5.4WAR,而deGrom只有2.2WAR。當然,遊騎兵選擇簽這張約,就是認為他今年只投64.1局的情況不會是常態。Anderson本季投出4WAR,其實也已經是個人生涯新高。所以,deGrom未來兩三年還是很可能交出一以擋二、甚至一以擋三的貢獻。但我們也必須承認,比起某些已經不缺深度、只差最後幾塊拼圖、對球星高度飢渴的強隊,遊騎兵其實也有打散資金、從填補深度做起、壓低風險的選項。但很顯然,他們選擇賭大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題四:遊騎兵今年只贏了68場。賭高風險、高天花板的策略正確嗎?首先,我會說他們本季或許沒這麼爛 — 遊騎兵今年的得失分差(-36),甚至不遜於73勝的天使(-45)、78勝的紅襪(-52),甚至接近勝率五成的白襪(-31)。若用得失分差推估勝率,他們今年應該要贏77場,
德州撲克raise規則
說明運氣欠佳,也是戰績不理想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新版勞資協議將外卡擴增至三隊,使得「不錯但不頂尖」的球隊更有機會挑戰季後賽:今年86勝的光芒、87勝費城人,都說明即使不是百勝強隊,也有機會拿到入場券。國聯冠軍的費城人,甚至可做為遊騎兵的最佳先例:前者也是連年不斷補強,一步一步墊高原本孱弱的戰力。所以我認為,遊騎兵積極出擊的想法是正確的。事實上,位處他們這位置的隊伍,最怕的就是高不成、低不就,既不想放棄補強,
樂透代購
卻又不願意更積極、更大膽灑錢。而雖然遊騎兵近兩年動作頻頻,包括上季挖來Seager、Semien、Gray等人,但歷經過去幾季的黑暗期,他們騰出的薪資空間其實還剩很多 — 今年團隊薪資156M雖是近四季新高,卻也只是全聯盟第19名。而現在,即便是簽deGrom、續約Martin Perez,明年預估團隊薪資仍是可控的185M左右,距離豪華稅線233M還很遙遠。所以,目前看來最理想的情況,是deGrom只做為補強其中一環 — 讓他衝高天花板的同時,繼續填補深度,特別是中後段先發、以及去年只貢獻83wRC+和3.2WAR的外野。也如同前面所提,簽deGrom意味著贏球變得更迫切、進季後賽的時間線必須提前。總結來說,我能夠理解遊騎兵希望盡速贏球、並增加現有籌碼的操盤,而deGrom的即戰力確實驚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也不認為球隊一定得在戰績上升後,才能簽高天花板球星 — 當年,小熊隊以六年1.55億簽Jon Lester,他們前一季只贏73場。教士10年三億簽Machado的前一年,只贏66場。國民隊七年126M簽Jayson Werth的前一季只有69勝。費城人端出13年長約給Bryce Harper的當下,已經連六季輸多贏少。遊騎兵去年簽Seager、Semien,也不是因為球隊陣容堅強,只缺臨門一腳。同樣的,deGrom也不見得非當最後一塊拼圖不可 — 這些人也可以是第一塊拼圖。成功也往往不是一蹴可及:上述案例中,補強之後下一季勝率超過五成的球隊,只有簽下Lester的小熊。但另一方面,遊騎兵也要確實認知到,deGrom不能是最後一塊拼圖,簽下他之後還有很多事要做。而且相較於上述案例,deGrom比Werth、Seager、Semien、Lester、Harper、Machado…等人,都還要老得多,甚至可能也是其中風險最大的。所以,遊騎兵又比那幾支球隊更迫切。若要讓這筆185M發揮更大價值,遊騎兵就要盡可能具備挑戰季後賽的資本 — 上面的計算模型,其實就沒考慮到,deGrom也有可能在季後賽發揮更大的、專屬於王牌投手的價值 — 如此一來,才能徹底放大deGrom的影響力,彰顯這筆投資之重要性。但很顯然,現在的遊騎兵與季後賽隊伍仍有一段實力差距。而我們很清楚,若未來兩三年依舊無緣季後賽,現在冒著不小的溢價風險簽deGrom,就會顯得毫無意義。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就是說,除了補deGrom,遊騎兵或許還得找一兩個比Leody Taveras、Bubba Thompson更好的外野手。除了Perez、Gray、deGrom以外,幾乎一無所有的輪值,可能也有繼續補強的必要性。如果農場頭號新秀Josh Jung,能打出小聯盟時期的出色水平,那麼內野戰力 — 包括今年大進化、交出143wRC+進攻產值的一壘手Nate Lowe,以及今年都貢獻超過4WAR的二游Seager及Semien,還有去年靠著接捕守下全聯盟第二多分數、wRC+也有99的Jonah Heim — 或許還算可靠;但Jung本季也只有0.654OPS、三振保送比逼近10的淒慘成績。內野可能也需要更多深度。所以我的看法是:deGrom真的很貴,尤其如果你是厭惡風險者、或不太看好他的健康,這筆185M投資很可能真的是溢價。但考量市場上的替代選項,未必就更便宜、性價比更高,遊騎兵還是有機會讓這份溢價合約 — 或者說高風險投資,成為很有意義的賭注。但前提是,他們在衝高天花板的同時,也得回頭補上依舊匱乏的陣容深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想找其他朋友陪你一起討論MLB 、希望認識更多棒球同好嗎?那麼,我在這邊向各位喜愛棒球的讀者分享一個臉書棒球社團:MLB球迷交流園地!如果您隨時想找人一起聊美國職棒、談棒球卻苦無對象,那加入這裡將會是個好選擇!,